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地方动态
看河南栾川县如何发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钼都”的新“桃花源记”
2018-02-05 | 作者: 崔世俊 李小军 李红伟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栾川这种集丰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为一体,矿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协调发展的模式,在国内十分独特,十分典型,也十分罕见。”

  河南省栾川县近日召开第十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县长王明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述了这样的一段话,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深切关注——

  “2017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9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0.26%和13.04%。荣获全国首批、全省惟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栾川县位于豫西山区,伏牛山腹地。中央造山带多期次、深层次的构造复杂运动,馈赠给栾川极为丰富的多达50多种的矿产资源,使其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中国钼都”,并成为我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之一的钼铅锌铜重要矿产地。大自然的非凡之功,也让这里成为一方山青水碧、生态浩繁的世外桃源。

  无序开采留下后遗症

  然而,当时代的快车奔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强力开发”的思想引导下,加上当时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一部分人靠山吃山思想严重,把目光盯在了这里的矿产资源上,从而忽视了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掠夺性开采、疯狂性开采、破坏性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曾一度屡见不鲜。

  蟑螂捕蝉,黄雀在后。更为严重的是,开采矿山势必要修筑公路,而修公路就要破坏山体,砍伐树木。每开一处坑口,除了坑口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外,洞内所采出的矿渣与矿石,还在日益蚕食着耕地。尤其是一些处在半山腰的采矿口,采矿主甚至直接把矿渣或者矿石从山顶向下倾倒,造成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面目全非。而有些低于地平面的采矿口因长时间使用爆炸物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给附近居民带来饮水的困难。

  据统计,截至1988年,栾川县境内的大小洞口达1500余个。到2007年底,栾川因矿山生产所破坏的土地面积就达161.4公顷,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达26000公顷。

  采矿业风起云涌,尤其在矿产品价格一路攀升的时期,也催生出一个个小选厂、小辗子的呱呱落地,到1988年就有3600多家这样的矿产品加工厂藏身于栾川的角角落落。伴随着这些小选厂、小辗子的快速发展,轰鸣的机声中不仅仅是毁田占地、空气污染。更有甚者,有些人竞明目张胆地将矿渣直接排放在农田、荒滩、河流,严重影响了下游群众的生活及生命安全。

  疯狂的滥采乱挖确实让栾川一部分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可是,这光鲜的背后是难以启齿的疼痛与忧伤,它给一些山体留下了一道道疤痕,有的被削出了半边脸,有的长出了“牛皮癣”,飘荡的尘土夹杂着火药味弥漫在山野。小选厂、小辗子的混乱无序发展,让原本清澈的河流浑浊不堪,带着伤痛和哀鸣从人们的视野中流向下游。大自然留给子孙万代的秀美河山,到处都是遍体鳞伤、累累伤痕。

  栾川人揣着的是大自然留给他们的饭碗,却又一天天断送着子孙们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岌岌可危,危如累卵。

  大刀阔斧还绿水青山

  对此,栾川县金断觿决,痛下决心,忍着切肤之痛,大刀阔斧开展了一场场声势浩大、标本兼治的矿业秩序生态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历年来累计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近20次,封停各类矿口近2000个,取缔小选厂、小辗子3000多个,栾川的生态环境从一片昏暗中迎来了光明。

  “工矿强县,旅游富县,生态立县,创新兴县”,这是栾川县党政领导为栾川近35万人民绘制的一幅战略蓝图,发出的前进号令。特别是在生态立县工作中,栾川人打赢了一场场歼灭战,栾川国土资源人更是不忘初心,肩负使命,立下了赫赫战功。

  栾川县地质矿产局力排众议,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规范矿业权管理,大力开展资源整合,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促成了洛钼集团对三强矿业、九扬矿业、大东坡矿业的“联姻”,结束了三道庄矿区多年来“上露采、下地采”的历史;推动了鑫川公司对周边24个矿业权及60个生产、半生产、废弃洞的整合。

  通过整合,栾川境内基本形成了以洛钼集团、龙宇公司为首的“钼业航母”;以鑫川公司、金川公司为首的“铅锌航母”;以金兴公司、潭头金矿为首的“黄金航母”;以洛阳丰瑞福业为首的“萤石航母”;以黄蜡石、伊源玉、梅花石为代表的“观赏石航母”。同时,其境内的采矿权由之前的300多个到整合后的131个。整合后的矿企走上了依法开采、科学开采、合理开采的发展轨道,广泛树立了生产与生态保护同步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矿山地质环境被破坏的行为从根本上得到了遏制。

  谁破坏了绿山青山,就是毁坏了栾川人的金山银山。栾川县地质矿产局不姑息迁就、不心慈手软、不助纣为虐。

  一是坚持严格的“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对历史上已破坏的地质环境问题该是谁的谁治理,谁撞的“窟窿”谁来补,自己挖下的“坑”自己填,坚决不留任何幻想与后患。

  二是实行严格的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不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的不予年审、一票否决,以此引起了矿山企业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通过这项制度,全县采矿企业在矿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仍累计缴存保证金近4670万元。

  三是在办理采矿证延续、变更、转让等工作中必须编制治理方案,没有方案的不予受理。通过这项措施,已备案治理恢复方案116个,正在编制评审中的31个,占应编制总数的97%,让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无处可藏。

  四是抓重点企业,抓龙头企业,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为破坏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树起了一面旗帜。洛钼集团把生产规模扩大到30000吨/日后,三道庄矿区产生的废石、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形成了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人造平原”,渣场裸露的石块与泥土犹如翠绿的山上长出了一块丑陋的“黄斑”。对此,他们把社会责任与矿业开发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先后投入5500余万元对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了治理,种植了30000余株适合高寒山区生产的雪松、刺柏、红栌、青桐等树种,为昔日尘土飞扬的排渣场披上了绿装,成为了一方林木荟蔚、鸟语花香的绿色矿山公园,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栾川中天矿业公司将历年来累计产生的10.2万立方米矿渣用于7个采空区填充,土地治理及道路修筑复垦土地面积23亩,植树500余株。2013年,该公司牛心垛矿区入围国家第三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近年来,栾川县地矿局经过不懈努力,共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4个,申请补助资金4746.8万元。其中,已治理并通过验收的项目10个,通过初步验收的项目4个,特别是煤窑沟的矿山恢复与治理工作引起了《人民日报》社记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报导。除此之外,栾川县地矿局还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己任保护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共申请地质灾害类项目7个,申请补助资金2572万元,对全县7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治理。

  深挖优势展地质奇观

  栾川县位于伏牛山北坡、花岗岩滑脱峰林地貌景观,岩洞穴景观、瀑水钙华景观以及栾川特暴龙为代表的白垩恐龙化石群、伏牛山碱性岩带栾川特大型钼矿床等地质遗迹种类繁多,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系统性特征。

  为了保护伏牛山地质遗产,栾川县整合龙峪湾、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等地质资源,规划面积达171平方千米的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园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14年,该园区又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评估验收。

  在这张世界级金名片的照射下,老君山景区不惜巨资,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同时在山顶建成了3条全长1万米的水平悬空栈道和稳定性高的进口索道,使游客在不破坏地质景观的情况下纵览地质奇观。同时,他们还对景区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重新建设地质广场标志牌、地质现象解说牌、断裂带指示图、地质奇观演变等,对重点地质遗迹保护处安装了监控系统。为了更好地让游客观赏和了解地质遗迹,扩大科普宣传,该景区还在地质遗迹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展示区,并在地质遗迹上面搭建玻璃平台,让游客在如临深渊的同时,还能清楚地观赏到脚下罕见的地质遗迹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近年来,栾川县先后投入近20亿元,对各地景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有效保护,使地质公园发挥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使栾川出现了一批批如庄子村、长房村、柳坪村的生态农庄、生态观光园等。

  多位一体建生态文明

  栾川县国土资源局恪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严守耕保双红线,把责任、职责、纪律挺在前,始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通过划分永久基本保护农田,共保护地块16057块,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228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5616.15公顷,使耕地保护责任落到了实处,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促进了生态保护建设。同时,在交通道路沿线、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和村庄周边显著位置,设立基本农田标识牌;在三村交界处,设立界桩50块。

  二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报A类宅基地搬迁户腾退节余指标381亩,对符合条件的B类宅基地进行实地测绘,确定面积96亩,已分解8个乡镇进行复垦,并组织实施了增减挂钩折旧区复垦工作,复垦面积达到1365亩。

  三是对合峪镇合峪村现有耕地进行提质改造,拟整治实施面积575亩。几年来,他们共投入6327.5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2783.08公顷,新增耕地85.25公顷;2010年7月24日,栾川在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投入1317.6万元,耕地复垦761.48公顷。

  在水、气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栾川县更是高瞻远瞩,先后投资30亿元,完成了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南水北调中线保护区、三个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十个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以及伊河17.8千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91座尾矿库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同时,栾川县以创建洛阳市创模暨碧水蓝天工程工作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契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污染、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散乱污整治和工业企业治理等一系列重点污染防治工程。

  栾川县林业部门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要求,以“生态立县,强林福林”的战略目标为动力,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廊道绿化、荒山造林、森林抚育的重大林业生态项目,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4%,森林储积量达1100万立方米,县境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1)多年稳居全省前列。同时,他们还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已形成了绿化彩叶林3万亩,通道绿化林和杂果经济林6.7万亩。

  通过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栾川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米5208个,三个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0%以上,2010年成功创建首家河南省生态县,2013年被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2013年5月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加冕为河南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县,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体系的37项指标,已全部达到或高于指标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赵鹏大、莫宣学到栾川进行科考时曾高兴地赞叹道:栾川这种集丰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为一体,矿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协调发展模式,在国内十分独特,十分典型,也十分罕见。2017年9月,栾川县又被国家环保部加冕为河南省首家“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栾川靓起来了、美起来了,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如火如荼,到处却是一片欢腾的新景象。201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133.1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5亿元。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商水县掀起农村闲散建设用地整治新高潮
·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三调调研组到汝州调研指导工作
· 汝州市召开2018年地矿工作会议
· 濮阳市国土执法巡查“春苗行动2018”正式启动
· 新蔡县国土局“三个落实”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 山东地矿四院转型发展服务潍坊生态文明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