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海洋新闻
国际极地科学研究的中国贡献
2018-07-06 | 作者: 汪 南 |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分享到

  主持人:本报记者 汪 南

  嘉 宾: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大可

  6月19日~23日,“极地2018”科学会议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吸引了全球2300余名代表参会。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中国对SOOS和MOSAiC国际计划的潜在贡献》的特邀报告。此次会议包含什么内容?中国对极地考察有哪些贡献?《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陈大可。

  主持人:此次会议内容是什么?

  陈大可:本次会议是极地科学的一次国际盛会,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就极地大气、雪冰、海洋、陆地、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我国来自自然资源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委和科研单位的80余名代表参会,主持了冰下湖科学和三极计划等边会,广泛参与了各个领域的研讨和交流,介绍了我国在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极地影响力。

  主持人:您在会上作了《中国对SOOS和MOSAiC国际计划的潜在贡献》报告,请介绍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陈大可:SOOS计划(南大洋观测系统)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共同倡议设立,其目标是通过协调共享各国的南大洋观测数据,为所有国际利益相关方提供南大洋动态和变化的基本观测资料,为准确评估南大洋变化的成因及其潜在影响奠定基础。

  我国在南极普里兹湾和南极半岛邻近海域等海区已有一定的调查数据积累,目前新辟了南极罗斯海和阿蒙森海两个调查海区,并提出了包括南大洋“大环”计划在内的南大洋观测网计划。

  MOSAiC计划(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移观测站)由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提出,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瑞典、挪威等多国参与,计划依托德国“极星”号和冰浮标观测体系在北冰洋中央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漂流和观测,为北冰洋中央区的气候过程模拟积累关键数据,增进对北冰洋气候变化、海冰减少对全球影响的了解,提高天气和气候预测精度。

  中国将派“雪龙”船参与德国“极星”号的油料补给并参与联合考察,贡献超过20套的各型海冰浮标,派遣有丰富现场作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上“极星”号破冰船参与大气、海冰、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等多领域的现场考察以及大气和生态模式等研究。

  通过积极参与,现有的南北极国际大型计划中已有明显的中国要素体现,加上即将于2019年进行极地试航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中国已完全有能力为国际极地海洋乃至整个极地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召开